寒露风指寒露风节气前后的风,故名“寒露风”(也称“社交风”)。是华南地区晚稻生育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每年秋季“寒露”节气前后,是华南地区晚稻抽穗开花的关键时期。遇有低温危害,会造成空壳和籽粒干瘪,从而导致减产,这通常被称为“寒露”。
寒露节气前后(10月初),是晚稻的抽穗开花期。如果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或三天以上低于22℃,就会造成晚稻空壳和籽粒干瘪,导致产量下降。因为气温一般伴随着北风,所以当地俗称“寒露风”。
解放后,双季稻逐渐向北扩展到长江中下游。这些地区的晚稻在9月中下旬进入抽穗开花期,也容易受到低温危害。不过习惯上还是用了“寒露风”这个词。长江中游部分地区称之为“社风”或“秋分风”,长江下游称之为“耳”或“不沉头”。在长江流域,虽然发生时间和称谓不同,但本质上是秋季低温对晚稻抽穗开花灌浆造成的危害。
【/h/】长江中下游地区,晚稻在9月中下旬进入抽穗开花期。此时,如果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或以上低于20℃,其危害与华南相似,故称长江沿岸寒露风。
(低温影响水稻开花、授粉、受精、灌浆的正常过程,导致水稻开粒率增加,穗轻而翘,俗称“翘耳”。水稻冷露的气象指标因水稻品种和发育时期的不同而不同。
寒露风对晚稻造成的危害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天气类型。
1)湿冷型:北方南方的冷空气遇到南方逐渐减弱撤退的暖湿气流,通常有低温阴雨天气,特点是低温阴雨天气,日照少。
2)干冷型:空偏南,偏北风,风力3-5级,空干燥,阳光充足,气温下降明显,以低温、干燥、干燥为特征
【/h/】寒露风的分类以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和雨天为依据,可分为干冷型和湿冷型两类,每类又可分为轻度和重度两个等级。
区域寒露风等级划分
【/h/】区域寒露风等级划分以寒露风发生的站数和等级为依据,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1。区域性轻度寒露风
【/h/】该地区有轻度寒露风的站数已达到该地区总站数的35%以上。
2。该地区的中等寒露风
【/h/】该地区轻度或重度寒露风的站数达到该地区总站数的50%以上,重度寒露风的站数占该地区总站数的10%以上。
3。区域性强寒露风
【/h/】该地区寒露风严重的站数已达到该地区总站数的35%以上;或达到轻度或重度等级的寒露风站数达到区域总站数的60%以上,且其中达到重度等级的寒露风标准站数占区域总站数的20%以上。
寒露风的危害与水稻品种、栽培管理和肥水条件有关。因此,根据气象预报,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寒露风的危害。
寒露风对双季晚稻危害很大,必须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
1。掌握寒露风的发生规律和双季晚稻的安全抽穗期(指双季晚稻抽穗开花期间80%以上的年份不受寒露风危害的日期),合理搭配品种。也就是说,根据寒露的早晚,选择品种,安排合适的播种期,使其安全饱满,避免寒露的危害;
2。科学应用寒露风预报合理安排生产。寒露风的长期预报可以为各级领导和农民朋友安排双季晚稻生产提供参考。比如在寒露初期,可以种植一些早熟品种,甚至可以适当减少双季晚稻的种植面积;晚熟品种在晚年可以多种多样;
3。选育耐低温高产品种;
4。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科学用水,增强根系活力和叶片同化能力,使植物健康生长,提高植物的耐低温能力;
5。采取相应的农业措施改善农田小气候。例如,在寒冷的空气体到来之前,水被用来调节温度。一般采用温度较高的河水进行夜间灌溉(白天排出田间的空干)、深水灌溉或喷水,使植物间的温度相对较高;另外,喷洒化学保温剂,即在叶面喷洒保温剂或滴入水中成膜,以抑制水分蒸发,减少热量消耗,保持温度不变或减缓降温速度等保温措施,以减少低温的危害。
标题:(教育问答)【寒露风是什么意思】寒露风标准
地址:http://www.dytyjr.com/new/10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