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快被孩子逼疯了!”

这是坐在我对面的妈妈看到我后说的第一句话。

“我妈太失败了!”

这是我最痛苦的一句话。

“孩子从出生就跟着我,我一天也没有离开过他。我所有的心思都在他身上。他生病的时候,我什么都不会做,24小时照顾他。我的心肺都拿出来给他了,可他为什么要这样对我?现在我一跟他说话,他就跑了,不理我!一有人叫他做什么,他就跑到街上骂人。我觉得真的很惭愧,我觉得我失败的太多了...现在上小学,每天早上都像过海关一样求他上学。他天天哭着求我,求我别让他上学,说我是傻逼...我现在让他满嘴都是泡泡……”

(教育问答)天天陪着,为什么孩子还缺安全感?!

【/h/】要不是第一次见面,妈妈会泪流满面,声音里夹杂着哭,委屈。

【/h/】我问她,多久没看到孩子可爱的一面了,多久没夸孩子了。

她肯定地说:“我们每天都在赞美他!比如他在吃饭的时候,突然让我们表扬他,然后全家人放下筷子竖起大拇指表扬他,把家里的气氛搞得跟传销一样!”

我们以为自己付出了很多,以为自己把所有都给了孩子,以为自己做的足够好,以为自己把所有的心思和心思都拿出来了,以为孩子要达到“正常”的标准。

父母在等孩子感恩,孩子却在等父母道歉。有时候这样的悲剧只是源于我们对孩子的无知和自身的缺陷。

我们只是付出,付出,却忘了蹲下问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爱孩子,如果不是建立在了解孩子,认识孩子的基础上,那么爱和关心就是盲目的,很容易成为一个人控制欲的延伸。

就像这个焦虑疲惫的母亲,她牺牲了所有的时间,不去逛街,不去聚会,全心全意的扑在孩子身上,甚至不相信奶奶爸爸会照顾孩子。她以为只有她能照顾孩子!

什么是好的护理?只有符合她自己想法和意志的人才是好的。她应该牢牢控制自己的孩子。按照她的想法和指导方针成长对孩子有好处。

你以为你爱孩子,其实你爱孩子的方式是最好的。

【/h/】我们不能接受孩子行为不端,淘气的孩子,内向的孩子,多嘴的孩子,孩子缺乏特长,不喜欢的课,孩子比其他孩子差,甚至孩子生病,因为孩子生病了,就意味着这个妈妈“你是怎么照顾孩子的?!”这是对一个缺乏安全感和价值感的母亲最大的否定,所以我们要处处用“好”来框住孩子。

(教育问答)天天陪着,为什么孩子还缺安全感?!

【/h/】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聪明的孩子最后都不优秀,甚至达不到正常水平。

因为他们的精力是用来挣脱的:你让他安静,他却很激动;你要求他有礼貌,他却骂人;你要求他服从,但他总是反对你...孩子已经用尽了所有的心理能量去抗拒父母的意愿,怎么还有多余的精力去优秀呢?

【/h/】比如这位妈妈就纳闷了:这么调皮的孩子怎么这么胆小,这么大了晚上还要搂着他睡觉,自己都不敢上厕所。有一次我们不信这个邪,逼他自己上厕所。上厕所前,他把房子里所有的灯都打开了。在回去一路跑步的路上,他脱不了鞋。他干脆飞到了床上,躺在我们身边后就不停的发抖。

(教育问答)天天陪着,为什么孩子还缺安全感?!

所以,我们看到的孩子并不是我们用眼睛看到的真正的孩子。之所以总说“这孩子怎么这么~ ~!”感叹,因为我们只看到现象,却感受不到孩子。

一个严重缺乏安全感、缺乏关注、缺乏认同的孩子,会表现出极度的夸张。有时候孩子的行为似乎在挑战父母的底线,像是在找骂。其实是一个寻求父母关注和陪伴的孩子,即使他骂,也不如他的父母一边玩手机一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教育问答)天天陪着,为什么孩子还缺安全感?!

【/h/】现在育儿的观念主张母亲抚养孩子是为了陪伴孩子。然而,一代又一代被抚养长大的年轻母亲,却成了压力重重的现实中的母亲。事实上,大多数母亲没有足够的安全感来做全职母亲。

这就导致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我每天都陪着孩子。为什么孩子仍然缺乏安全感,需要不断的关注和认可?

大多数母亲想给孩子最全面的照顾。结果他们做的时候越界了,为孩子完成了一切,剥夺了他们体验自我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有“习得性无助”,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会。自卑就是这样积累起来的。

母亲给孩子全面的照顾,却不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他们天天陪着他们,却不给孩子陪伴。虽然在母亲身边,但孩子得不到精神上的联系。

所以这样的孩子会不断寻求和渴望父母的认可,比如这位母亲所说的“表扬”行为。显然,他们没有意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是什么。每次孩子要求表扬,他们只是无奈甚至不耐烦地伸出大拇指,虚弱地说“嗯,太棒了”。

【/h/】爸爸妈妈真诚或者敷衍,但骗不了孩子敏感的感情神经。电量不足的手机会发出警告,内心能量不足的孩子也会向父母发出求救信号。不幸的是,我们的父母会将孩子的求助行为误判为叛国,结果表现出来的行为与孩子的需求背道而驰!

(教育问答)天天陪着,为什么孩子还缺安全感?!

【/h/】幼儿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亲子关系越来越差,表现离父母的要求越来越远。于是家长们精疲力尽,更不用说用智慧和耐心面对孩子了。然后,就会出现文章开头那一幕“我都快被孩子逼疯了!”

更多的家长打着教育孩子的旗号发泄情绪。在教育孩子之前,首先要看自己的情绪状态。如果你之前积累了不快乐,那么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机会。

我们说,亲子关系是否足够好,取决于你能否以一种成人的方式处理好你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倾听孩子的需求,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孩子的经历,审视自己的问题。

就像一个妈妈说的,孩子放学后不主动写作业。她特别生气,说别的孩子放学后做作业!

【/h/】其实我很想问她,那些孩子放学后主动写作业的家长是什么样的?

【/h/】作为父母,我们很容易陷入一个怪圈:我们把生活中的一切都拿走了,把物质上的一切都给了,这样孩子就永远长不大了。但在精神上,我祈祷我的孩子带给自己勇气、力量、坚韧和毅力的光环。

我看了一句话:在抚养孩子的路上,最好的办法不是带他走出迷宫,而是在他手里放一个指南针,让他学会辨别方向,学会独自面对困难,学会终究走自己的路。

我们现在真正需要做的,是让自己有足够的安全感,松开手中的指南针,给孩子机会和勇气去拿。

标题:(教育问答)天天陪着,为什么孩子还缺安全感?!

地址:http://www.dytyjr.com/new/4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