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一个宁波的宝妈把朋友圈炸了。

因为担心一岁半的孩子在飞机上哭闹会影响到周围的乘客,她为机舱内的每位乘客准备了一份暖心礼物,里面有糖果和防噪音耳塞。

【/h/】有同行乘客发朋友圈说宝宝一直很好,没有发出很大的声音,一直在安静的看书吃饭看动画片。

其中一个说:“孩子的素质完全受父母的影响。」

就连一个10岁的空乘数也不禁赞叹:这位热心的母亲第一次见到她。

说实话,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心里超级暖。

这让我想起了一次经历。

看变形金刚5的时候坐在一个小孩旁边。

【/h/】开场不久,孩子就被妈妈宠坏了,“不好看,妈妈。”然后葛优趴在他爸妈身上,鞋子不可避免的蹭到我的裤子,就像庞唱的《像魔鬼的步伐,蹭来蹭去》。

一开始我并不在乎。孩子,看到自己不喜欢的电影,就会焦躁不安,调皮捣蛋。

但是孩子突然重重的踢了我膝盖一脚后,我觉得有必要让他父母知道。

我压低了声音,尽可能温柔地和他父母交涉。

“请照顾好孩子。他的脚刚刚踢到我了。」

但是没想到父母会关心。说了一句“哦”之后,就很随意的告诉孩子不要踢。

“哦”是什么态度!着火了!我心想:被孩子踢了那么多次你不道歉吗!

【/h/】又被踢了一脚后,我把孩子的脚往一边拍了一下。

“你这么努力干什么!”父母很生气。

“你孩子踢了我一整局,你怎么不管!」

“孩子,我不是故意的!为什么作为一个成年人这么在乎?」

父母似乎很自信。

我确实在乎,但是你知道我当时在乎的是什么吗?说实话,真的不是小孩子踢或者蹭。

直到他父母给出“哦”这样的反馈,我才真正的生气。前几次被踢的时候我甚至对着孩子笑过。

我在乎的是父母的态度。如果他们的态度稍有改变,我觉得即使他们对我有点愧疚,我也会立刻变得坦然。

【/h/】现在经常听到一些新闻,说孩子吵闹,导致大人之间的争执。以前,孩子们因为看3d电影太吵而爬上爬下。最后周围人两次交涉后直接打孩子。

一些愤怒的评论并不少见:如果你不能很好地管理孩子,就不要把它们带出来。

这让人觉得这个社会对带孩子出去玩的父母不友好。

然而,很多父母也是委屈的。他们经常教育孩子,在公共场合应该保持一些得体的行为。但是,孩子很小,有时候会哭,会闹,会折腾。父母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会爆发。

很多家长也感受到了这种不满。有个妈妈曾经跟我说,她和老公会轮流看同一部电影,因为怕孩子看电影哭。

【/h/】说实话,并不是所有人都不能理解小孩子看电影听演唱会都会哭。众所周知,父母只是想让孩子接触更多的新事物。

【/h/】那些愤怒的人很多也是父母,他们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当他们因为不舒服或者不喜欢而烦躁的时候,孩子只是在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

但是当人们在抱怨孩子的行为,抱怨父母家庭教育不好的时候,人们真正不满的是一些父母的态度。

【/h/】当孩子给别人制造麻烦时,表现出的是冷漠和不关心,这是冲突的导火索,就像我看电影时遇到的父母一样。

如果这些孩子的父母说“很抱歉打扰你”,也许什么都不会发生。

很多时候,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别人对孩子的态度是“无所谓”还是“没有家教”。

当然可以理解别人,但不代表每个人都要理解别人。这不是义务。

记得前段时间一个话题,老人和年轻人因为广场舞的场地发生冲突。

老人用篮球场,年轻人用篮球场打篮球,最后互相推搡,最后出动警察。

老人很委屈。虽然有一个跳舞的空地板,但没有灯光,地面也不平整。如果他们摔倒了,很麻烦,所以他们不会让地板。

但是网上有很多骂声,说篮球场是用来打篮球的,不是用来跳舞的,说这些老人利用年龄,抢年轻人的活动场所。

我觉得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对这些老人生气,不是因为他们抢了别人的场地,而是因为他们表现出自己是老人,应该得到篮球运动员的尊重、照顾和理解。

使人反感的是老年人的一些态度。单方面要求别人尊重,单方面要求别人爱你,单方面要求别人理解自己,都很难被接受。

尊重是相互的,爱是相互的,理解是相互的。

【/h/】如果老人在篮球场上跳舞,传达的态度是“对不起,我们真的找不到地方了,又想锻炼身体,给你打篮球造成了不便”,是不是最后的结局,不会那么糟糕?

我们来说说宁波的妈妈。

我们对宁波妈妈在飞机上的热心行为表示赞赏和感动。也许这就是原因。她用一个小礼物来表达她对周围人的尊重。

很多乘客对这样的小举动心存感激,并友好地记录下孩子在旅途中的一举一动。

大家其实都很享受,错过了在旅途中遇到这样的母亲和孩子。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在飞行途中真的哭了,这些乘客会很生气,会在朋友圈里发泄,说“我是坐飞机认识熊海子的”?

我不这么认为。

那小包礼物让每个人都觉得态度很友好。

大家通过它听到的是:我知道如果孩子哭了,会给你带来麻烦。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我真的很抱歉给你添麻烦。

谁会和这样的母亲和孩子争论?

大家都会笑着回答:没关系。


标题:(教育问答)父母的态度,决定了你的孩子在别人眼里是不是“没家教”

地址:http://www.dytyjr.com/new/4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