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一个孩子放学回家,突然对你说“我不想上学”,你会有什么反应?也许你会喊出一个条件句“绝对不行!”

接下来,要么认真,要么严厉,开始数数向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转身,你可能马上开始在电脑上搜索——如果孩子学累了怎么办?

【/h/】还好你没有直接把孩子打胖。

这确实是现实中常见的情况。大多数父母总是容易关注孩子的行为,遇到问题就急于解决。我很惭愧,包括我自己。

所以,当孩子说“不想上学”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孩子怎么了?不要让孩子误入歧途。我必须想办法尽快阻止他。

但其实孩子的行为只是表象。如果我们能再问孩子一个问题,理解他行为背后的动机,我们采取的行动可能会完全不同。

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否真正理解孩子。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一个在婴儿期完全被理解的孩子更容易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情感语言,他们只是在表达。

孩子不想上学,通常只是表象。背后有各种可能。比如他在学习过程中受挫,或者在学校遇到了社会问题,甚至干脆觉得“累”。

其实孩子有这些情绪很正常。就算是成年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也从来没有逃跑的想法吗?

【/h/】但父母能否理解孩子的感受,如何应对,真的决定了“这些不是问题,最终会变成现实问题”。

换句话说,当你看到孩子的“问题”时,不要总是急于求成。与其煞费苦心地找出孩子的毛病在哪里,怎么解决,不如花点时间和心思去了解孩子的行为。

然而,这恰恰是难点。理解孩子的感受是一种能力,但大部分成年人都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这种能力。

因为要理解一个孩子,你必须有耐心先听他说。

【/h/】以前有个朋友跟我抱怨她孩子什么都不跟她说,根本没法跟她沟通。她女儿今年十岁。

这一点也不奇怪。

我还记得几年前在一个朋友的聚会上,她女儿拿着一根看起来很脏的树枝兴奋地跑过来说:“妈妈,你看……”

女儿还没说完,她就皱起了眉头。"快把它扔掉,它会弄脏裙子的。"

小女孩想再多说什么,立刻提高声音催促:“快点!”

我看见小女孩咽下话,痛苦地转过身,扔掉树枝。后来我悄悄问她,那根树枝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小女孩的眼睛突然亮了。她兴奋地说:“这根树枝的形状特别像我妈妈的胸针,阿姨,你不觉得吗?”

我仔细看了一下,很像。我忍不住点头大笑。

小女孩突然失去了表情。“可惜,我妈一直没听我说完……”

那一刻,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

其实类似的场景并不陌生。在很多家庭,几乎每天都在玩。

“妈妈,我遇到了一件很开心的事。”

“你做完作业了吗?”

"……"

“爸爸,我的小乌龟死了,我很难过。”

“没关系,我给你买一模一样的。”

"……"

看到了吗?我们和孩子的感情总是不在一个频道上,总是聊到天崩地裂。

孩子想和父母分享他的快乐,但是他妈妈关心的是他的作业是否完成了。

当他最喜欢的动物死去时,这个孩子非常难过。他只是希望自己的感受能被理解,父亲“再买一个”的建议否定了他的感受。

【/h/】一旦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渠道被阻断,孩子就很难以正常的方式向父母表达自己。

事实上,一个孩子的“叛逆”几乎总是源于他莫名其妙的不可理解的感情。

【/h/】然而大部分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层。每当他们看到孩子有问题,就急于给他们贴上标签,然后采取一切可能的行动消除这些不良表现。

【/h/】比如孩子表示不想上学,父母就开始担心孩子是不是“厌学”,然后想尽办法逼他入学。

【/h/】孩子活泼好动,在“严明纪律”的课堂上很难一整天安安静静地坐着,于是被贴上“多动症”的标签,然后孩子被送进医院,甚至被吃药纠正他的“多动症”行为。

在这些过程中,我们忽略了给孩子更多的耐心,即使只是多问他们一个问题,更好地了解他们。

而我们忽略的恰恰是最重要的。

【/h/】如果我们单纯看到孩子的行为,认为他在制造麻烦,我们会一直努力消除这些行为,可能会阻碍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


一个朋友说,我经常问孩子问题,他从来不回答,我也没办法。

【/h/】其实提问无效的原因是很多家长并不是真的在向孩子提问,而是在质问孩子。

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提问是一种平等态度的主动沟通方式,而审问通常是居高临下的,前者以沟通为目的,后者的“奇效”阻碍沟通。

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问孩子们呢?

首先看自己的质疑态度,避免居高临下的“审问”。在这里,平等的视角和沟通心态非常重要。

其次,提问应该是为了听。

【/h/】我们不是为了问而问问题,而是希望通过问问题来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

这个时候,提问只是对孩子表达一种态度——我准备好听你的了。

在“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之前,父母的倾听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没有这一步,单纯要求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孩子内心的情绪就会被深埋。

也许孩子不符合父母期望的行为暂时得到了控制,但这种情感地雷迟早会以更严重的方式爆发。

最后,试着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不管孩子给你什么答案,他的感受和情绪都需要你去理解。很多时候,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除非你把自己当成他。

只有孩子觉得自己真的懂了,才能多说。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我们回应他的感受,而不仅仅是行动。

当我们真正做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曾经担心的问题和烦恼,其实已经不是问题和烦恼了。

标题:(教育问答)当你遇到孩子行为“越轨”时,千万别这样做!

地址:http://www.dytyjr.com/new/3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