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总是需要指出自己的错误,告诉孩子不能那么做,这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但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批判性教育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让家长担心,让孩子感到无助。

【/h/】你说的很重要,但是如果你用不同的方式说,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连大人都会有这种感觉,更别说小孩子了,他们没有能力分析父母说话的良苦用心。他只从成年人说话的方式直接感知他们。

如果家长注重自己的语言风格,教育的效果可能会大相径庭。以下三种“批评”孩子的语言策略,结合了一些家长常见的误解。

1准确表达

确保有效沟通

我听过这样一个例子:

爸爸和儿子一起去,儿子不想一个人去。他张开双手说:“爸爸抱抱,爸爸抱抱!”

爸爸说:“你的腿呢?”

儿子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腿,然后张开双手抬起头说:“爸爸抱抱,爸爸抱抱!”

爸爸不满地重复道:“你的腿呢?”

儿子困惑地低头看着自己的腿,然后张开双手,流着泪说:“爸爸抱,爸爸抱!”

……

【/h/】很明显,爸爸的意思是,腿长了就要自己走路。

【/h/】但是,小孩子完全没有这样的理解,他真的不理解。他以为父亲只是问了他的腿。他看了看自己的腿在哪里。他真的不明白。他的腿和他父亲的拥抱是什么关系?

【/h/】大人说话的时候,有时候会注意听和听,很多约定或者特定情况下的表达对于大人和大一点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没有问题。然而,成年人在完全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面对孩子时,很难保证有效的沟通。孩子根本不懂,自然没有教育效果。

(教育问答)孩子犯错,你应该这样批评,那才叫有效!!!

【/h/】所以家长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和理解力,尽量说的清晰准确,少走弯路。

【/h/】还有一位母亲,她对3岁的女儿早上起床,每天上幼儿园都迟到感到很苦恼。

她说她每次迟到都会问女儿:“你还磨蹭吗?”女儿会答应:“以后再也不磨了!”但是,第二天,你还是会迟到!

【/h/】其实3岁以上的孩子承诺“不磨蹭”的时候,她只是想让妈妈开心,因为她知道妈妈需要她这样的态度。

对于孩子来说,“不混日子”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恐怕她不知道自己的承诺意味着什么样的行为。

【/h/】如果妈妈对孩子的要求是闹钟响的时候穿衣服,或者早上在家玩玩具的时候直接出去等等,孩子会对这样非常具体的行为清楚很多,知道怎么做。

【/h/】其实父母一般都是和孩子说话,语言越准确越好。这不仅会大大增强亲子沟通的有效性,保证孩子理解父母的意思,还能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2告知后果

胜于对错

很多妈妈直接说“不……”或者“……不对!”父母直接为孩子判断是非,评估是非。

这样的语言怎么了?

【/h/】有一次遇到一个妈妈说她2岁的儿子出去玩总想摘花,她跟孩子说“摘花是不对的。”一直这样教育,她的教育效果真的很好。

然而,在家里看绘本讲故事的时候,小兔子给了小熊一个她挑的生日礼物。孩子每次看了都说:“摘花不对。”下一页的图片是小兔子系的花。孩子一看,就会说:“那是他买的花。”。听到孩子这样说,母亲感到无助。

我一般不判断对错,但我注意告诉孩子自己行为的后果。

小时候下大雪,也喜欢摘花。我觉得小孩子看到花想用手去探索是很自然的。

【/h/】这时候要根据环境区别对待。

如果是长在草地上的野花,就不用带孩子了。当然,现在城市孩子随意摘花的机会少了。

如果是公园里或者花坛旁人工种植的花,我会告诉孩子:“这里的花不能摘。这是我叔叔种的花。我挑了舅舅,罚了。”大雪可以接受。

【/h/】即使大雪没有太多随意摘花的机会,她也知道摘花没有错,只是在某些场合不能摘。

【/h/】生活中很多事情不能简单的判断对错,对错的判断往往会因为外界环境的不同而改变。笼统定义对错的父母,难免会面临孩子在生活中找反例的尴尬。

再者,对错的形成取决于孩子自己的判断。只有给孩子做出自己判断的机会,孩子才能在生活的体验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判断,面对未来从未经历过的各种生活场景也能做出恰当的判断。

如果父母从小就一直给孩子定义是非,要么孩子完全屈从于父母的权威,不自己思考判断,凡事听从他人的意见;或者孩子大了,会质疑父母的权威,父母永远不会听。

对于年幼的孩子,父母不需要给出权威的对错判断。很多时候,孩子就是不知道哪些行为会产生不良后果,大家都想避免。

父母只需要告诉孩子后果,让孩子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好是坏,通过后果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就是教育。

心情好

是语言的灵魂

【/h/】俗话说“言出必行”,父母的语言总是表达他们的情绪和心态。

幼儿不像成年人那样善于理解语言,但对情绪非常敏感。连婴儿都完全听不懂妈妈的话,但是妈妈一说话,就充满了耐心和关怀,很不耐烦,很累,小婴儿都能听懂。

【/h/】和孩子说话,父母自己的情绪很重要。

有些父母打着教育孩子的旗号发泄情绪。当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孩子同样的行为可能会过去。如果他们心情不好,就应该好好教训他们一顿。这种教育只能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孩子听不懂。爸爸因为单位待遇不公平生气,妈妈因为太累生气。

孩子只听到父母对自己的批评,或者内心不满,引起强烈反抗,亲子冲突爆发;要么按顺序接受一切,觉得窝火,降低自己的评价。

当父母心情不好的时候,他们不能教育孩子。这时的“教育”往往涉及到父母发泄情绪,却给孩子一个精神负担。

有时候,父母会因为孩子的状况而焦虑。一心教育孩子的父母,看到孩子表现的不尽如人意,真的很焦虑,恨铁不成钢。

【/h/】焦虑是可以传染的,焦虑会增加孩子的情绪波动,让孩子更难专注于自己的发展。欲速则不达。如果人处于焦虑状态,就更不用说发挥潜能了。往往连他们原有的能力都无法发挥出来。

【/h/】父母对孩子的焦虑往往会让孩子对自己产生更多的负面评价,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对于好父母来说,保持良好的态度是最重要的一课。

或者比如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战术上注意敌人,战略上忽视敌人”。也就是说,指出的错误可以指出,对孩子不理解的道理要进行透彻的解释和战术上的重视;但是,不要把孩子的缺点当真放在心里,完全接受孩子放在心里。

(教育问答)孩子犯错,你应该这样批评,那才叫有效!!!

哪个孩子没有缺点?父母必须给孩子成长的时间,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完善自己。

父母要对纠正孩子的缺点有充分的信心,父母要始终相信孩子是好孩子。

焦虑是会传染的,信心也是。如果孩子感染了父母的自信,自然会变得更自信,长得更好。


标题:(教育问答)孩子犯错,你应该这样批评,那才叫有效!!!

地址:http://www.dytyjr.com/new/4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