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在做题的时候都会犯错误。他们真的是因为粗心而犯错吗?还是有其他原因?

我记得在我被监管的时候,我讲过一个案例。

一个大二的来访者,对高考失利深感忧虑。虽然最后考上了一所好学校,但他在大学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不适应。

【/h/】主管给我呈现了一个局部的咨询对话。

“我当时真的很乱,能力可以去厦大。”

“你认为性能异常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粗心,我在很简单的题目上犯了很多不该犯的错误。”

“你认为你的粗心是从哪里来的?”

“心理素质差吗?”

“这是一个,另一个就是你根本不够熟练。”

“不够熟练?”

“是的,其实你想想。高三一整年是怎样的?为了取长补短,要不断巩固。如果你真的掌握了一些题目,并且做得很好,就会产生肌肉记忆,不用思考就可以做到。”

“肌肉记忆?相当于骑自行车吗?”

“没错。而所谓心理素质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你想过为什么六月份高考这么热吗?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每次高考都那么隆重?其实就是探索你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而这些本身就是对你能力的一种筛选。”

不知道你们爸爸看到这个有没有什么感觉。

【/h/】之所以提到这个,是因为最近听说很多孩子以“粗心”为理由,尤其是中、月考之后,但这真的是“粗心”吗?

【/h/】其实“粗心”真的像你父亲想的那么简单吗?

为什么粗心?

【/h/】至于“粗心大意”的现象,国内外其实有不同的研究方向。

国内早期的研究大多倾向于认为:发生不慎,感知不完全,注意力分配能力差,错误心理定势的影响,智力技能缺乏经验。【1】

但是国外的研究是从“注意力能力”的角度来分析粗心大意,认为某些特定的因素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进而导致疏忽大意或粗心大意的行为。

高亚冰通过实验研究指出,粗心学生和不粗心学生在注意力稳定性和智力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

粗心与学生感知的准确性和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关。粗心的学生不容易形成对数字、符号和单位的准确感知,习惯于采用简单的视觉编码,处理水平较浅。【2】

换句话说,大大咧咧的学生习惯了只靠“看”来记忆和理解,所以理解的深度不够。

【/h/】按照这样的理解,爸爸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不那么粗心?

重复练习以提高感知准确性

【/h/】想要增强感知的准确性,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达到效果。所以,首先爸爸能做的就是让孩子反复练习。

所谓“反复练习”,其实就是让“肌肉”产生记忆。

当然,我们都知道任何学习过程都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加工过程,所以要想在这个复杂的认知加工过程中产生类似的“肌肉”记忆效应,除了重复练习,还需要更多的反思。

按照这个逻辑,“错题本”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错题本可以通过不断复习错题达到反复练习的效果。

有些爸爸可能会说,那不就是重复错误的过程吗?没错。如果孩子只是单纯的去看,那是在加深孩子的误解。

错题本的真正作用是让你不断反思。所以使用的方法应该是在另一张白纸上重复题目的操作过程,在操作过程中不断思考和反思,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h/】不知道自己做不到的,要及时补上。知道了自己知道的,就要从“了解”变成“熟悉”。这才是错书的真谛。所以,爸爸们要记住,下次,让孩子做“错书”,不要光看。就是这么简单。

更改角色并添加编码方法

【/h/】我觉得换角色是解决孩子编码方式单一,视觉编码为主的好办法。

换角色就是让孩子和别人换角色,执行不同角色的任务。比如孩子当老师,爸爸当学生,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h/】孩子对某些类型的题目粗心大意时,爸爸可以温柔示弱,让孩子给你讲解,展示他的思考和计算过程,让他当老师教你。

【/h/】这时候,孩子会从最初的视觉编码走向听觉编码和语言表达。这其实是在加深孩子的加工水平,增加孩子的编码方式。

爸爸在家里的软弱,真的对孩子更好的成长很有帮助,因为给了孩子更多的自由,更多的思考。

每一种行为背后都有其心理根源,我们需要的是挖掘出背后的原因。

标题:(教育问答)孩子为什么做错题,真的是因为粗心吗?

地址:http://www.dytyjr.com/new/4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