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孩子“谈钱”是我们作为父母不能回避的教育话题。

聪明的人脑子里应该有钱,而不是心里有钱,教孩子认识钱远不止是钱。

【/h/】现实中,孩子对“钱”的理解是这样的。我们举几个例子:

在商场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喜欢几块钱的玩具,想让妈妈给他买。母亲盯着孩子歇斯底里地大叫:“你知道妈妈每天上班有多辛苦吗?

【/h/】你赚的钱除了上学,只够你一个月的生活费。你怎么这么无知?”孩子吓坏了,大气不敢喘。很难理解为什么我妈第一秒还在笑,现在却变成了一个奇怪的疯子。

为了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一个家长喜欢在孩子面前“哭穷”。口头禅是“家里没钱,只有你能好好学习,以后挣大钱”。

【/h/】给孩子穿亲戚穿的旧衣服,玩别人送的玩具,靠哪个亲戚给一点零花钱,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孩子从小就被灌输,钱来之不易,内心充满了对金钱的渴望。

有些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金钱的担忧是毫无顾忌的。即使在饭桌上,他们也可以因为金钱的支配而争吵,肆无忌惮地先宣扬金钱的价值。

【/h/】金钱是这个家庭的主要内容,孩子的童年记忆充满了金钱的味道。

以上例子可以说是中国家庭中常见的场景。

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日常生活中的这些行为其实是一种教育。他们只觉得应该让孩子知道“这个太贵了,所以不买”,“家里很穷,所以不买”,“家里没钱买吃的”,“挣钱不容易,父母很辛苦”...

可能有些家长认为,这样和孩子沟通,就知道节俭懂事了。

【/h/】不可否认,孩子会因为父母经常喊“穷”而变得节俭,但孩子的内心缺失会伴随一生的成长,缺失会引发很多问题。

【/h/】因为意识差背后压迫家庭的压力占据了大脑的“带宽”,直接吞噬孩子的大脑发育能力,影响孩子的视力和格局。

2。历史上很多贪官年轻的时候都怕后果。

例如,著名的贪官小沈阳,年轻时失去了母亲,父亲是清官,英年早逝,家里很穷。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他的物质欲望得不到满足,这导致了疯狂的小沈阳。

【/h/】经济上被严格控制,物质上一直不满足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到处逐利,追逐金钱,很难获得真正的幸福生活。

你不相信吗?

我们再举几个例子:

【/h/】一个贫穷长大的高级白领,存款不少于60万。她身边的朋友同事从2006年开始就劝她买房。

【/h/】当时首付8万就可以在深圳市中心拥有一套小型商品房,只是她没有勇气从60万的存款中拿出8万来拿到自己的房子。现在连取出60万都不够付那套房的首付。

每次她花钱旅游,被朋友拉去买护肤品,喝一杯30多元的星巴克...她处于一种非常痛苦的状态,她觉得这样花钱是一种很大的罪过。

她就是这样,就算自己劳动挣钱,也不能心安理得的享受。

一个年轻人从小就被灌输思想。挣钱不容易,攒钱不容易,又辛苦又简单。名牌大学毕业后,与另一名普通大学毕业生竞争工作,普通大学毕业生被录取。

这个年轻人很困惑,问面试官。面试官对小伙子说:“因为你要的工资太低,可见你不够自信。我们不敢招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

【/h/】当他带着物质匮乏感步入社会,总觉得有一份温饱的工作就够了,不敢要求其他奢侈品。他一直觉得那些高薪轻松的工作应该配得上更好的人,但他配不上。

在这些悲伤的故事中,故事背后的家庭可能并不都是穷人,但有一点是绝对普遍的,那就是故事主角的父母都有“穷人思维”。

3。由于从小就被灌输了贫穷的观念,孩子往往很在乎钱,即使长大后很有钱,也会很小气,以至于出了社会后交流受阻。

【/h/】因为小时候很穷很尴尬,长大后很难有安全感。唯一让他有安全感的是存折里的数字一直在涨。

就像得了一种齐头并进的病。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植入了孩子的心里,永远不会离开。他们往往有这样的逻辑:不要买贵的东西,没钱买不起。买便宜货就是省钱。

所以他们只能拥有便宜的商品,不知道商品的真正价值。

然而,那些廉价商品的低质量导致其购买频率增加,陷入“购买廉价商品、短期损害、继续购买廉价商品”的无休止循环。

【/h/】你去这些人家里,总会发现一个角落里堆满了杂七杂八的东西,因为他们买的东西很容易损坏,坏了就舍不得扔掉,总想着哪天还能用,或者可以送给别人,但往往别人不要,只能堆在家里,越堆越多。

受影响最大的是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儿童和他们的下一代,他们每天都受到贫困价值的影响。

【/h/】以前在北方某城市读书,在南方长大,特别害怕从学校郊区坐车出城。因为车费是分段收的,所以每辆车上总有乘客会因为几毛钱或者一两块钱而大吵大闹,甚至打架。他们的争论总是让我紧张和困惑。

【/h/】后来我才知道,文化大革命和三年的自然灾害之后,金钱就像一种信仰一样,深深地扎根在他们的意识里,任何人都不允许对自己口袋里的钱有所忽视或含糊。

但是因为那个地方比较封闭,大部分都没有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所以思维和视野的贫乏是代代相传的,金钱控制着他们的情绪和行为。

【/h/】孩子长大了,两块钱就过去了,骂娘,或者大吵一架,你都会觉得丢脸。你一定要记住,这不是孩子的错,而是你用了很多年的时间,用贫穷的概念“培养”出来的。

【/h/】如果你的孩子长大了娶了媳妇,他会因为媳妇一年花2000块钱买衣服和护肤品而大发雷霆,考虑要不要离婚。请不要怪他小气或者弱智。他只是继承了你的节俭。

“穷”的思维就像一种遗产。如果不抛弃,我们的孩子继承不继承,都记录在孩子的生活账上。

4。那么,怎么跟孩子谈钱呢?

【/h/】其实孩子的内心是富足还是贫瘠,并不完全是因为物质匮乏,而是一个家庭的生活态度。

【/h/】即使是在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如果你过分强调孩子身上来之不易的金钱,或者如果大人处处迷恋金钱,甚至把金钱的维持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之上,那么你的孩子内心不可能富裕。

教育专家认为,父母与孩子谈论金钱的态度会影响孩子对金钱的观念。有一个非常有名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反思:

一个孩子问他的父母:“爸爸,我们有钱吗?”

美国爸爸回答说:“我有,但你没有。你要有钱,就得自己想办法赚。”

中国爸爸说:“我有的是钱。等你长大了,钱都是你的。”

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所以两个孩子获得了不同的人生,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奥秘。

不要告诉你的孩子这个产品太贵了,我们买不起。

【/h/】告诉孩子,我们每个月都有预算,现在超预算了,只能下次再买。

【/h/】告诉孩子,这款产品性质复杂,适合大一点的孩子,等你稍微长大一点,我们就可以买这款产品了。

【/h/】别跟孩子说家里没钱,只能靠你。你要努力学习赚钱养家。

问孩子你喜欢什么,为什么。

问问你的孩子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能为你做些什么。

【/h/】不要告诉孩子,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其他的不用你操心。

【/h/】告诉孩子,劳逸结合,只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支撑长期的学习。

定期给孩子零花钱。明确零花钱的适用范围,比如告诉孩子以后可以买小玩具小零食。当孩子想要什么东西时,提醒他们用零花钱买。

【/h/】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理性理财,教会孩子如何“付出”,让孩子明白金钱不仅仅是满足物质需求的工具,它的价值还应该体现在帮助他人上。

教育与贫富无关。

我们教育孩子,不是让他们承担沉重的家庭负担,只是让他们自食其力,养活自己的日子。

只要不在孩子身上灌输“贫穷”的观念,只要家庭保持生活的美感,即使生活不富裕,孩子也能快乐地成长,在成年后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永远不要给孩子施加贫穷的压力。不要让贫穷成为孩子一生的祸根。

标题:(教育问答)不要对孩子进行“哭穷”教育,这会毁掉你的孩子!

地址:http://www.dytyjr.com/new/1895.html